音画初级
威望
金币
回帖0
主题
阅读权限10
注册时间2011-7-12
|
近日,有网民发帖称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县城至三江口二级公路(新三公路)试通车第二天发生坍塌事故,造成2死2伤。网民们质疑这条“史上最短命公路”为何刚修好就发生坍塌,是“雨太大”还是“路太差”?谁造就了“史上最短命公路”?记者采访了解到,事发后,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和交通运输厅分别派出了专家组进行调查,专家组均认为确实属于“强降雨引发的自然灾害”。但是,新三公路建设存在未批先建、赶工期和未经竣工验收即试通车等问题。
核心网事网民质疑是“豆腐渣工程”
日前网民“擦肩而过”发帖称,2011年6月27日,玉溪市新平县城至三江口二级公路试通车的第二天就发生坍塌事故,导致一辆途经此处的车辆翻下山崖,造成车内2人死亡、2人受伤,公路中断。对于事故原因,当地政府说是单点暴雨所致,属于自然灾害。
随后,网上出现“云南玉溪一条新修二级公路刚完工即垮塌”、“试通车第二天就坍塌,是谁造就‘史上最短命公路’”等帖子,引起网民广泛关注。网民“沉默”说:“下雨导致路塌方,雨能把路搞塌很不简单,试通车第二天就塌,可谓是中国史上寿命最短的公路。”
网民“似水流年”质疑:“这条路容易塌方,修之前又不是不知道,修的时候为什么不加固?还没通车就出事,出事以后怪大雨,为自己开脱,找天灾的原因,这是人祸。”
记者调查部分路段不时有土石滚落
7月8日,记者赶到新平县采访,证实这起事故属实。在沿着新三公路前往事发现场时,路上还有施工人员对公路护栏、排水沟等进行施工,部分路段不时有土石从山上滚落下来。接近事故现场时,施工方在路上设置了彩色景观道路障,记者经协调后得以进入彩色沥青路面。在新三公路K25+450到K26+480路段,记者看到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共有3处损毁,其中2处坍塌、1处路面开裂。发生事故的路段位于半山腰上,双向四车道都已坍塌,大量石块、泥土和混凝土被冲进路旁的河谷,翻下河谷的那辆汽车破损严重。
记者与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一位参与调查的专家取得联系。他说,从调查彩色透水沥青的情况来看,路基处理、挡墙强度、沥青厚度等都合乎规定,确实没有发现工程质量问题,只怪“雨太大”。
其实这也不是唯一一条两天命的道路,09年还有一条公路桥也只有两天的命。头天通车第二天坍塌 洛阳某公路桥被网友戏称“最短命公路桥”投资数十万元的新桥,竟于通车一天后就轰然垮塌了——网友发帖称,洛阳宜阳县赵保乡南车线鬼沟桥是“最短寿命的公路桥”。
8月20 日,大河网友“秦川辣椒”发帖称,8月15日上午,宜阳县鬼沟桥建设一个多月后竣工通车。老天爷似乎要验证这座新桥的质量如何,16日下午,当地突降暴雨,山洪暴发,而这座投资数十万元的新桥竟轰然垮塌,被戏称为“最短寿命的公路桥”。
昨日,接受商报记者电话采访时,宜阳县公路局办公室主任张先生说,鬼沟桥并不是新修建的彩色防滑路面桥,而且并没有完全垮塌。
据了解,鬼沟桥始建于1989年,近年来,交通量猛增,鬼沟桥已不堪重负。今年5月中旬,公路局安全排查时,发现鬼沟桥梁板出现裂缝、下沉,翼墙裂缝超标,故对该桥采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、上海沥青搅拌站新增防撞护栏等修复措施。7月28日,维修工程全部完工。
8月15日上午,鬼沟桥正式通车。次日,当地突降3个小时的暴雨,鬼沟桥桥梁基础被冲刷,掏空近两米深,造成基础下沉,桥台墙体断裂,“并非像网友所说的整桥垮塌。”
宜阳县政府网上的一则新闻,印证了该县确实遭受暴雨袭击:8月16日下午,我县持续3小时的强降雨天气。据不完全统计,赵堡、樊村等乡镇高压电杆被冲断35根,房屋倒塌27间,受损305间。“以前没遇过这么大的雨。”张先生说,鬼沟桥是宜阳与栾川连接通道,幸好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。事发后,当地抢修了一条便道供过往车辆通行。
目前,鬼沟桥被拆掉重建,施工队正在现场等候,只待新桥设计方案出台,立即进入施工。现在可以确定的是,新桥将按二级标准建设,宽度在10米以上。
这样的事情频频发生,我们还敢出门吗? |
|